弥川路石绿映红 ——弥渡公路分局园林单位创建的这十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呀啊,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这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曲,讲述了清代大学士王尔烈寻找木鱼石的传说故事。
木鱼石因为珍贵稀少、踪迹难觅,会“唱歌”的石头也因为是传说而无从考证;但是,会“说话”的铺路石却在弥渡公路分局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弥渡公路分局整个院心的园林景观以水池为中心对称布局。在池水的涟漪中,倒映着一颗形如桃核的石灰岩石,从外形看,石质普通,但形状奇特、质地坚硬、材质干净,又被称作大理风景石。它不是弥渡本地的原产,而是来自百里之外的“核桃之乡”,是弥渡公路人2013年参加国道320线公路水毁大抢险的见证和勋章。
最大的石面上铭刻了“礼、义、廉、耻”四个大字,是被毛泽东主席高度赞誉的“国之四维”,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构筑了炎黄子孙道德准则的基石,是中国人文精神中的精髓。在大字的下方还有一些小字的注释:不仅代表了公路人对优秀传统和品格的传承,也表明这个从业群体不忘“文明之母、财富之脉”从业初心,牢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行业使命,坚持“兴路富民、廉洁方正”敬业操守,践行“业兴我荣、路坏我耻”行业天职的誓言和决心。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是被称为“石痴”的宋代词人陆游的咏石名句。而在公路分局,石能言,花能语,树有声,水有形。
一块椭圆形的边角石料,经职工收集后刻上了明朝吴伟业的《石榴》诗。榴花大而色艳,花果期一般从5月份开始,这个时间也正是每年公路养护工作最繁忙的季节;石榴浆果色泽艳丽、果皮质厚,尤其成熟时就像养路工人身穿橘红、肤色黝黑、露齿憨笑的样子,因此深受公路职工的喜爱。椭圆的石头,圆滋的石榴,橘红的衣妆,火红的身姿,花石同语,人花同美,人石同志,构成一幅“可爱深红映浅红”的动人景象。
一块厚实而残缺的石板,纹路已经明显开裂,时不时地还渗出泥浆,就象高山榕树的根系,虽然植生于干旱贫瘠的土壤但依然坚挺树干的高大、树冠的粗阔,树姿的丰满。因此,不仅作为树木铭牌刻录中英文名称、学名、科目、属种、习性等科普知识供人学习了解,公路职工还专门为其 “量身定制”了诗词歌赋,成为全体从业人员扎根弥川、淡薄名利、养好公路、服务社会的座右铭。
一些相对方正的石块,专门拓印了公路书画爱好者咏桂花、赏桂花、种桂花的各种作品;在斑驳的石皮映衬下,好像是一幅幅已经泛黄的字画。桂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集绿化、美化、香化、文化于一体,终年常绿,清可绝尘,浓能飘香,蕴深意远。路工们最喜欢在树下石旁休息、下棋、读书、学习,一边享受着“独占三秋倚桂床”的清凉清爽,一边欣赏着“石卧杂林百媚生”的幽境雅致,也品味着“人与花心各自香”的舒心惬意。
长廊在规划设计时就被命名为“风雨廊桥”:由于四角方形的通风设计、木质青瓦的简约装饰,积日累月祁寒酷暑,一年四季栉风沐雨;除了基座、通道采用石条、石板支砌铺筑,对台面线条还作了加宽施工,所以是廊似船、似榭又是桥。在廊桥南端,由于中央景观水池的折射,“桥下有水、水上有桥、桥映水中”,生动地再现了“木枧横空”的弥川古景。在廊桥北端,每天东升的阳光都会把“养好公路志存东南西北、保障畅通情寄春夏秋冬”的公路楹联洗刷得熠熠生辉;日薄西山以后,“天桥挂月”的匾额则在花草树木的陪伴中等待着路工们荷月归来。
自古路石不负国,平凡勇进志芳华。在园林单位创建工作中,弥渡公路分局自始至终自谋自划、自力自约、自建自励,绿地面积2333.33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超过40%,把荒芜的草地建成了菜园,将荒废的滩涂变成了花园,让贫瘠的土地化作果园,使冷清的院落成为群众的公园、孩童的乐园。今后,这一班子公路人还将按照文明单位的行业职责、社会任务加大投入、统筹推进;根据文明实践点、园林单位的工作目标、建设标准用力、用心、用情传播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新时代的文明,真正把行业的平台、阵地建设为成果共享、情感互通、文化认同、精神联系的“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