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 保平安——盈江公路安全这十年
公路承载着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重大使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公路安全问题,从2004年开始,交通运输部启动了“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2014年,国务院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升级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将行业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2022年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联合公安部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再启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新征程。
十年来,盈江公路分局大力实施公路安保、危桥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危险路段整治等工程,见证了国家对公路安全的重视与投入,也见证了公路安全问题对群众出行的重要性。
2012年,组织完成了盈江大桥、平原大桥、盏达河桥3座危桥改造工程。
2013年修复路基缺口168.47立方米,铺筑平交道口486.96平方米,修复交通标志16块,设置大、中桥观测网23座,修复不锈钢桥栏杆。
2015年修复道路标线11811.57平方米,修复示警桩200棵,设置学校区网格线1026平方米/10处,振荡减速标线93.6平方米,线形诱导标志259块,增设交通标志牌65套,紧急停车带1处,C15混凝土护栏墩113个/11处,平交道口桩1500棵;组织实施了S318芒那线盈江大桥和平原大桥加固工程。
2016年实施S234保瑞线K70+780~K117+700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划设振动减速线514平方米,道口桩137棵,停车让行标志牌103块。
2017年实施S318芒那线K155+000~K208+850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完成振动减速标线622.53平方米,停车让行标志86块,道口桩247个,座椅式混凝土护栏674米,示警墩83个,挡土墙20米。
2018年完成了G556镇安至瑞丽公路K142+126(丙汗岔路口)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项目的处置工作,通过改移阻碍视线的标志牌、构筑物、行道树,优化主线与支线的平面交叉口,完善标志标牌的方式,优化了道路通行条件混凝土座椅式护栏1240米,柔性钢索护栏938米。
2019年,完成S333盈江至那邦公路增设安全警示标识、划设标线、新建道口标柱;完成了G556镇安—瑞丽公路K135+906~K136+026(浑水沟)路段灾毁恢复重建项目。
2020年组织实施了9座危桥改造工程项目;实施S333盈江(盏西)~那邦K121+075~K170+965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新增轮廓标68个,单柱式标志牌56块,单悬臂标识牌10块,双柱式标志牌4块,普通热熔标线85平方米,道口桩296棵,平交道口硬化1处,涵洞1道;对G556镇瑞线K173+000-K183+000段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路段进行处治,共增设减速丘500.52米、标志标牌15块、道口桩32棵。
2021年实施G556镇安至瑞丽公路K146-K156路段事故多发路段整治工作,清理被填埋边沟133米,拆除搭接公路盖板58米,新开挖边沟1062米,设置路缘石552米,砖砌花台99.31立方米,设置钢护栏177米,挖除搭接道路路口混凝土446.6平方米,拆除私自搭接道口12个;增设道口警示桩71棵;回填花台土方441.6立方米;新种植坚果100棵、三角梅300棵;施划震荡标线357平方,新增标志牌6块。
2022年8月,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即G556(K195.100-K197.805)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和G556(K133.000-K142.000、K143.000-K159.000、K173.000-K183.000、K185.000-K198.000)公路安全提升工程正式开工,将于12月底完工。
通过实施公路安全工程,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公路行业人性化服务内涵,更为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卓越贡献。
公路出行更加安全。公路安全工程实施路段一般是在村寨、岔口、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视距不良、高路堤、落石路段及交通安全设施损坏等路段,通过增设或完善警告标志标线、减速设施、路侧护栏、示警桩,为公路系上“安全带”,确保最大限度地安全保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路域环境更加舒适。公路安全工程增设、改进了大量公路交通标志、轮廓标、交通标线、减速设施、道口桩等交通安全诱导与警示设施;拆除私搭乱建道口、设置阻拦防护设施、修建花坛并种上绿化苗木,实现了“路宅分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了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实施“美丽公路”建设,努力做到与沿线的环境、地理、景观相协调,绿化植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体现了安保工程与环境之间的融合,为司乘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感受,构筑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
社会舆论更加认可。2019年,有1名司机到盈江分局,表示要主动赔偿交通肇事损坏的缆索护栏,他说发生事故时车辆在缆索护栏的保护和缓冲下没有掉落路侧水沟,车辆和人都没有大的损伤,他称公路安全工程是“救命工程”。良好的社会评价对提升公路行业的管理理念,提高社会公众和其他各行业的认同感、信任感。
为公路安全负责,为民生福祉负责,这是公路人的责任与担当。十年,并非句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